記得青年文學奬在七十年代有一句深入人心的話:「為了永遠年青,我們不怕成長」(引蕪露句子),若換了「年輕」,相信對文字稍稍敏感的人,都會察覺意思有別。當年坊間還有一份刊物叫《年青人周報》,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提出異議,為什麼今天就覺得「年青」大有問題呢?
若「年青」是錯,則何以解釋魯迅、老舍、蕭紅、何其芳、穆旦、沈從文、廢名、馮至、辛笛、張愛玲等優秀作家,從五四至四十年代,都一直沿用這詞而從不糾正呢?若說「年青」是現代漢語初生期語言未臻雅馴或聲近衍異之誤,則無疑迴避了這三十年來的語文進境,更何況「年青」一詞,早見於明、清的文獻,如《警世通言》、《鴛鴦夢》、《紅樓夢》,以至《清史稿》(由民國北京政府所設之清史館纂修,編纂者多為清朝遺老)等,證據昭然,足為「年青」一詞平反。
有人再以詞語構成邏輯來指陳「年青」不通,說「年輕」有年長、年高、年邁對應,「年青」則沒有年綠、年黑對應,所以不通。但有關年紀的用詞非要有對應和比較義不可嗎?「年輕」亦沒有年重、年沉來對應;而「輕」與長、高、邁,嚴格上並不對應。亦有說青年、中年、老年之後均可加「人」,但沒有「年青人」、「年中人」、「年老人」之說,故「年青」乃誤。但這無非是用語習慣問題,非關構詞邏輯,正如「少年」、「幼年」也沒有「年少人」、「年幼人」之說,難道「少年」、「幼年」皆錯?而證諸老年、中年以至壯年、少年、幼年等表述年齡的名詞,均可倒置為年老、年中(不要說「年中」乃自鑄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早有記載:「吾年中時,嘗欲受其方。」)、年壯、年少、年幼等形容表述,為何獨獨「青年」不可?而力言「年青」因指向不定,無法作比較義,故不能成立者,姑不論關於年齡的表述是否非要有比較義不可,只消問一個問題―─果如此,何以「青年」一詞又能成立呢?―─則這刁難亦將不攻自破。
我以為文學永遠先於語言規範,有優秀的文學為本,方可言規範,而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會永遠挑戰規範,打破規範。說到底,規範並非一成不變的,否則,我們的語言只會是僵死的語言,不會再有年青的生命力。
人是活的,語言也是活的,只有規範是死的。
為了語言永遠年青。阿門。
2014年1月22日
―─刊《新報》副刊「字如初見」專欄,2014年1月25日為了永遠「年青」長氣版按此
「還有些年紀青青的男女」 |
「年青的 不是節日」「再見 年青的客人」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