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與光相遇

讀青木新門《納棺夫日記》


誰可忍受一瞬
死去多時的軀體發著腐臭
清理瞳仁湧出的白色
蛆不帶眼淚
往生之路旁
無可遏止的蠕動

(是那,不可思議光)

面對慟哭也沒掉淚
億年以外卻飛回一隻
蜻蜓,腹下孕著卵
光,於竹子與竹子之間
淚水便如泉湧

(是那,不可思議光)

曾責我為家族之恥的叔父
臨終時面容詳和
跟我說一聲
不成言語的 
謝謝
曾戀過我的女子
在她丈夫跟前
為我拭汗
為甚麼我就這麼多汗水
一種眼神
從容在我眼前 
展開

(光如來,光如來)

當知生命將盡
平靜如眼瞼放下
外面每物
是光

生而為人
為逃到樑上的

為億萬年前

蜻蜓

而鮭魚還在河川上默默溯游

2011年3月29日初稿
2011年3月30日二稿





 納棺夫日記》於2008年改編成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又譯作《禮儀師之奏鳴曲》),翌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電影跟原書略有出入,但大體拍得溫婉動人。特別喜歡久石讓的配樂,當然還有廣末涼子。

2011年3月25日

以眼訴說


青木新門在《納棺夫日記》第二章「關於人之死的種種」中繼續引述宮澤賢治的詩。這一次是〈以眼訴說〉。青木新門認為這是一首「不可思議」的詩,因為「在這裡看到的賢治視點,並非病床上肉體的視點,而是從離脫肉體的虛空向下俯瞰的視點,在那裡,甚至能目睹到醫生對自己的照顧,與自已流血的情況。同時,那也是個沒有痛苦,能看見綺麗青空的所在」。

而由於那時宮澤賢治口腔不斷流血,口不能言,故只能「以眼訴說」。

依循宮澤的眼,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坦然呈露的一顆無怨無尤、事事體諒的心。難受的不是汨汨泉湧的血,不是惡疾帶來的痛,而只不過是口不能言而已。幸而還有眼睛。他的眼睛,會隨著「好風」走,「拂掠過紅葉嫩芽和絨毛般細小的花朶/掀起如秋草般的波浪」,到最後看到「綺麗的青空和澄澈的風」,由小及大,由隱微至開闊,這種視界正如青木新門所言,是一種有若觀自在菩薩的「自在之眼」。


〈以眼訴說〉         宮澤賢治

不行了吧
停不下來
汨汨泉湧而出
從昨晚起就難以入眠
涔涔不斷地 流出青藍色的血
看來我就快要死了
但那好風是多麼讓人愉悅
在清明將近的此刻
彷彿遙遙直上青空般地不斷湧現
清冽的風吹來了
拂掠過紅葉嫩芽 和絨毛般細小的花朶
掀起如秋草般的波浪
有著灼痕的藺草蓆也是青藍色的
雖然我不知你是醫學會歸來亦或什麼頭銜
穿著漆黑的長禮服
如此認真為我施行各種診療
就算我死了 也不會有所怨言
血 仍舊不停湧出
我會這麼悠哉不感痛苦
是因為魂魄已經半離身體了嗎
但因為血的緣故
無法說出口真是難受
從你看來會是慘澹無比的景色嗎
從我這裡看到的
仍是綺麗的青空
和澄澈的風而已




納棺夫日記,青木新門著,蕭雲菁、韓蕙如、廖怡雅譯,新雨出版社。

2011年3月24日

舊帆布書包














怎也想不起來你放在甚麼地方。回到舊日的房間你不在,但仍可以嗅到你體內殘餘的氣息,也嗅到一種熟悉的濕度和重量。你曾經盛載過的大量書本和筆記,如今安靜地躺在牀下一個一個紙皮箱裡。沒有人翻開。偶爾可以發現一隻銀灰色的衣魚從箱底躥出。那唯一明亮的鐵窗是你曾經閃耀過的銅扣嗎?甚麼時候你又跟泛美航空搭上了關係?還是一家有意拼錯英文的不存在的航空公司,把我飛回記憶開始模糊的地方?──對了,你不是恒常就在我肩上麼?重量雖漸漸消隱,但輕得剛好可以感受你。我像取行李一樣把你拿下來,如對文字的虔敬,慢慢,把你,打開,竟是房間的四壁,而汗水已涔涔而下,模糊了壁上鉛筆刪去的日子。我還可以做甚麼呢?借著窗的餘光,我只好回到箱底去。

2011年3月24日初稿

2011年3月23日

永訣之朝

──宮澤賢治悼亡妹詩


在今日
往遠方去的吾妹啊
外面下著雪 景色異樣地明亮
(能否為我拿一碗雨雪來)
愈發陰慘的薄紅雲間
霙點點濕滑降下
(能否為我拿一碗雨雪來)
用附著蓴菜圖樣的
這兩個缺口陶碗
盛起妳要吃的雨雪
我像扭曲的子彈
飛奔在這暗霙裡
(能否為我拿一碗雨雪來)
蒼鉛色的暗雲間
霙點點濕滑沉沒
啊 敏子
妳亡故的現在
為了盡力讓我明亮
妳才這樣 拜託我
盛起如此清冽的一碗雪
謝謝 我堅韌的妹妹啊
我也會筆直前行的
(能否為我拿一碗雨雪來)
在無比激烈的熱度與喘息之間
妳是如此拜託我的
從被稱做銀河、太陽與大氣圈的世界
最後一碗從天而降的雪……
……分成兩半的墓碑石材上
霙寂寞地層層堆積
我在其上險險站立
保持著雪與水的純白二相系
滿載著冰冷卻清澈透明的水滴
來自潤澤的松樹枝頭
為我溫柔的妹妹
拿取最後的食物
我們共同成長的期間
看慣的茶碗也是如此蔚藍
妳今日將要別離
(我將獨自上路)
真的今日妳就要別離
啊啊 那間被封閉的病房
陰暗的屏風與蚊帳中
正溫柔而蒼白地燃燒著
我堅韌的妹妹啊
在這雪中怎麼選擇
舉目所見盡是純白
來自那般可怖的狂亂天際
如此美麗的雪
(若有來生
不再生為如此
只為自身而苦痛之人)
妳要吃的這兩碗雪
我在此刻從心祈禱
但願它成為天上的冰淇淋
能為妳和大家帶來神聖資糧
用盡我所有的幸運去祈願




從青木新門的《納棺夫日記》第一章「霙的季節」裡找到宮澤賢治這首詩。青木新門以「霙」論生死,「霙」是雨雪,半雨半雪,雨雪不分,正如日本文化亦視生死為一。宮澤賢治這首悼念亡妹敏子的詩,以「霙」為喻,悲慟蒼涼間嘗試參悟生死,洗滌傷痛,達至心境的澄明與堅韌。

照片中為宮澤賢治(5歲)及其妹敏子(3歲)

2011年3月22日

他就是要當這樣的人

從網上一些文章知道,宮澤賢治這首〈不要輸給雨〉在他生前從未發表。直至他患肺結核逝世,人們才從他身邊一本筆記簿(亦有人說是日記)上發現它。

宮澤賢治的詩名文名,也是死後才漸次彰顯。人們從他遺下的大量手稿中,發現了一顆淡泊的心。

我沒有讀過宮澤的其他作品,只是想,生前沒發表,那又有甚麼不好呢?他念茲在茲的,可能是他認為更重要的事:如何在飽受災害的日本東北土地上,盡己綿力為貧苦的農民解決耕種及生計問題。

我以為宮澤的詩毋寧就是他短短三十七歲的生命。田畦茅舍,風雨窗前,如何好好的看,聽,瞭解,不需要別人稱讚,也不用別人擔憂,他就是要當這樣的人。


2011年3月19日

不要輸給雨


















因為渡邊謙的朗讀,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宮澤賢治這首詩。這是讀一次便會打從心裡喜愛以至佩服的詩。只因其樸實、澄明、忠於自己。有時候,簡單直接也可來得動人。試看詩末這一句:「我/就想當這樣的人啊」,這樣的處理很容易便會惹來「蛇足」之譏,就像詩中其他很多句子一樣,都會讓人覺得太直露,但卻無妨它的深刻與動人。我最喜愛詩中這一段:

東邊若有生病的孩童
去照顧他的病
西方若有疲倦的母親
去幫他扛起稻桿
南邊如果有快去世的人
去告訴他:不要害怕
北方如果有吵架的人
去跟他們說:別做這麼無聊的事情了

東南西北儼然中國古詩的迴響,還有那平實的人道主義精神。讀到「北方如果有吵架的人/去跟他們說:別做這麼無聊的事情了」,不覺心頭一動,再看facebook裡無日無之的吵嚷,在某程度上不也是一樣無聊嗎?或許,作些太容易的批評之前,不妨認真細味宮澤賢治這句話:

不管遇到什麼事
先別加入己見
好好的看,聽,瞭解
而後謹記在心不要忘記

宮澤賢治這首詩不知是誰譯的,譯得比在《聯合報》上看到的譯筆好多了。我在這個譯本上改動了一些字句,以及增削了一些標點,未經譯者同意,謹此致歉。

〈不要輸給雨〉   宮澤賢治

不要輸給雨
不要輸給風
也不要輸給冰雪和夏天的炙熱
保持健康的身體
沒有貪念
絕對不要生氣
總是沉靜的微笑
一日吃四合的糙米
一點味噌和青菜

不管遇到什麼事
先別加入己見
好好的看,聽,瞭解
而後謹記在心不要忘記

在原野松林的樹蔭中
有我棲身的小小的茅屋

東邊若有生病的孩童
去照顧他的病
西方若有疲倦的母親
去幫他扛起稻桿
南邊如果有快去世的人
去告訴他:不要害怕
北方如果有吵架的人
去跟他們說:別做這麼無聊的事情了

旱災的時候擔心得流下眼淚
夏季卻寒流來襲,不安的來回踱步
大家說我像個傻子
不需要別人稱讚
也無須他人為我擔憂


就想當這樣的人啊


宮澤賢治(1896-1933),日本著名詩人、兒童文學家及農業指導家,生於受這次地震及海嘯之災的岩手縣。童話小說《銀河鐵道之夜》亦是其作品。

2011年3月15日

海水灌過來土地沒退下還是那麼佶屈的灣岬平靜與之相頡頏
警報在響鷗鳥在鳴與震動的大地亦相頡頏房子在此那麼多年
如今一一翻動如田疇泥塊辭別可以回來嗎捨去女兒的手捨去
母親的手捨去自已在漆黑的海床下聽到一種聲音隱忍許多年

沉濁的下沉輕清的上升浮起門窗浮起櫳櫃浮起那深藏的信札
浮起成績單浮起書包浮起婚書浮起老照片那稚澀的眼神望遠
浮起堤岸浮起青草浮起桌椅層疊的鬱結壺嘴碗邊那些哭與笑
疊印水退後突兀一輛車擱在房頂恍如遺忘已久那兒時的玩具

2011年3月 15日

九級震動與苦難,記住了仙台、岩手、宮城、福島…以及許多年來在這些土地上默默生活與掙扎的人。

刊於《香港文學》20115月號

2011年3月9日

又來了,那一年一度的維園花卉展















三月未完
周遭的色彩早已貧血
斑爛的生果小報
鋪在柏油路上久了
斗大的文字還是
進入不了
底層的土地
記得今晨雨粉
渲染街頭一張
老是抗議的海報
溶化的妝容
看來已成功爭取
跟投我神聖的一票
緊密結合

三月未完
色彩都搬進足球場去了
像躺下來的屏幕
搬演法國南部的莊園
幾株高大的美洲木棉
在場邊默看
色塊的推移併合
紅色是王者坐鎮中央
黃色可走到多遠
綠色政治正確
永遠受所有顏色接納
不問蠅蟲
不問花葉

三月未完
百德新街的舊樓房
全都伸長了脖子
要盡看那新來花海
彷彿維港兩岸的規劃
花槽拉直花壇高疊
露台不再含苞
怒放著一百八十度
無敵海景落地窗
那種渴望重建的眼神

三月未完
空氣已滿是嘉年華
和胡椒噴霧的色彩
有人攀花
有人擲蕉
有人借花作圖騰
有人斤斤於枝葉
而孩子
孩子只想踢足球
忍耐幾天吧
地皮又快會還原
為一塊
乾乾淨淨水泥地
好像不曾有過
花葉
好像未到三月

2011年3月9日初稿

刊於《香港文學》20115月號

2011年3月8日

木棉重遇













木棉開在去年枝頭嗎
枝頭俯首看著我
說:不在

士敏汀的行人路
去年的鞋承托
骨質的願望
今年搖落棉絮幾斤呢

2011年3月8日


維園近柏景臺的木棉樹,可幸未遭民建聯
文署的毒手,唯近年開花已不及往昔
烈焰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