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9日

簡簡單單的單車


與「自行車」相比,我是寧選「單車」的。

那個年代都不叫自行車。到了今天,即使寫文章,我也往往不願意寫自行車,老覺得它像「外來語」,跟自己的成長環境一點關係也沒有。

何況單車就是如其實然般簡單,不像自行車那麼「勵志」。那個年代就是不會以踏實作誇耀的踏實,以及不知虛為何物的不務虛;日常一干稱號,總是隨意中帶點利爽的親切。

單車,簡單,用以載人,載貨,幹活。一個人,單獨,獨立。那些年,城鎮的大街上,田野的小徑上,都會經常遇到一輛單車,負著重載,保持著均速和穩如泰山的平衡。有時候,大家都驚詫於它是怎樣負起那些重物的,比如說,兩罐石油氣已在後座分兩邊掛著,車前架上還要再加一罐,那簡直是在玩雜技了後聽人說,前後或左右分放重物,是為了駕馭單車最重要的一點―─保持平衡;若因減少負重而失衡,駕馭的難度反而更高。

另有一些負載較輕的,但駕車人卻常一手持車,一手托物。這種平衡更需要身體的高度協調。所以,我們常會看見一道傾側的身影,半隱於碩大的外賣托盤或水果箱後,徐徐在街巷人群中穿過。

這些身影,或正或斜,都是獨個兒的。我們很少看見他們結伴一起幹活。是以單車,就有一種孤單之意―─清早田壟上的輪跡,向晚夕陽中的剪影,總是形單的―─但這並沒有任何哀愁的氣氛,幹活的人都有孓然一人負起家累的氣慨,不怨尤,不自憐,有活可幹,即把重擔拿起,一,二,三,上─是說車還是說人呢?

而單也有單一之意。車如沒被人偷去,那可是一生緊跟著你的―─直至殘破至不能再維修為止。所以人跟車會逐漸培養出一種難以取代的默契和感情,車的毛病也變成不是毛病,因為人早已習慣了,例如輪圈不夠圓,轉方向的管軸有偏側,人的身體會懂得自動調節,並作出恰到好處的平衡,若是換了一輛全無缺陷的新車,反覺諸多不順。而這,無疑是用時間來成就的一種完美的「人車合一」。

單一也是僅此一種,不會改變的意思這是指車。那時我們所見的都是大車,不是英國克加路,就是後來模仿它的國產鳯凰或永久牌。我們小時候學騎單車,都是硬著頭皮用送貨的大車學的,經常跌至遍體鱗傷。但它們雖不變,我們卻可改變:學曉了,我們不送貨,卻結伴騎車到更遠的地方去,路上嘻哈玩閙,也單手持車,或完全不持車放懷馳行,這種快樂,也簡單。

2014115
―─刊《新報》副刊「字如初見」專欄,2014118




(四圖的拍攝者尚待查證,容後補上)

2 則留言:

鍾國強 說...

初步收集了一下「單車」在各地曾用過或現用的叫法:腳踏車,自行車,自由車(這叫法好,未知出處),賽驢子(不是賽螃蟹),洋馬兒(清末),鐵馬/自轉車/孔明車/國民車(台灣),腳軋車子(青島),卡踏掐(閩南語),腳車(馬新一帶),線車嘚/鋼絲車/腳踏車嘚(江西贛語)……(歡迎補充)

鍾國強 說...

《清朝野史大觀》卷十一載記:「黃履莊所制雙輪小車一輛,長三尺餘,可坐一人,不須推挽,能自行。行時,以手挽軸旁曲拐,則複行如初,隨住隨挽日足行八十里。」這或許就是單車或腳踏車稱作「自行車」之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