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2日

巴塞催眠術


深宵起床看歐聯十六強淘汰賽首回合,曼城主場對巴塞。起床晚了,扭開電視已是下半場,幸好還是零比零,似乎沒有損失。

滿以為攻力冠絕英超、而且主場出擊的曼城可給巴塞一點壓力,誰知不然。下半場甫開始,美斯獲妙傳單刀,被曼城守將迪米捷利斯在禁區邊勾跌。迪米捷利斯領紅之外,加判十二碼。

這無疑是雙重懲罰。觸腳一剎明顯在禁區外。難怪曼城領隊賽後投訴,譏諷瑞典籍球證可能將犯規的「延續動作」一併計算在內。

於是比賽就可以說完結了。想想,十一人尚且未能封堵巴塞,少打一人,還要應付餘下的四十分鐘,要追平簡直做夢。

然而,巴塞也沒有改變戰術和打法。還是那種Tiki Taka風格。於是,我可以看到比巴塞球員高大甚多的曼城球員,如耶耶托尼、甘賓尼等大塊頭,如何在傳來傳去的皮球之間疲於奔命。少打一人,巴塞創造的空間更大了。

這樣,我在幾乎整個下半場時間,都不大關注戰況(最後戰果也一如所料),而在思考Tiki Taka的足球哲學。看巴塞以至西班牙國家隊的打法和出來的效果(戰績是最好的證明了),這理應是足球的一種顛峰表現,但在觀賞方面,卻為什麼總是讓人看得有點沮喪,甚至大部份時間,感到有點懨懨欲睡呢?

Tiki Taka意指touch-touch,講求簡單觸球,多傳球(地面短傳為主),而其他球員則在無球在腳時勤加走動配合,然後窺準機會做出致命傳球(killer pass,通常將球直傳或斜切至對手防綫之後),讓對手防不勝防。這本來是頗可觀的,這種造詣在美斯、沙維、恩尼斯達等控球、傳球大師的演繹下,很多時也讓人嘆為觀止。然而,這種模式、套路在比賽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而大多數對手都沒有招架之力時,便看得讓人有點煩悶了。尤其是看見巴塞球員不斷在禁區邊緣來回傳球,不斷誘敵,又久久不作致命一擊時,便開始同情起他們的對手來。

是的,那是一種球場上的「催眠術」。對方在大部份時間撲來撲去一場空,便開始感到一種徒勞的沮喪,但責任所在,又不敢不全神貫注去追踪不斷在滾動著的皮球和穿花蝴蝶般的走動,久而久之,催眠的作用便產生了,而這時,也是致命一擊方才出現的時刻。然而,觀眾如我者,到了這時也恐怕一如那些被他們和時間催眠的敵衛一樣,對入球―─即使精采―─也沒有太大的感覺了。

對的,在預期之內。但足球之所以動人,不是因為它充滿意外嗎?

2014219
―─刊於新報「字如初見」專欄,2014222

2014年2月16日

單車竊賊


月前看過一篇地方報道,說西鐵錦上路站常有人偷單車,於是車主都不敢將簇新的,甚或半新的單車泊在那裡,寧願用舊車,而且越舊越好。

那個站是我回老家探望父母的必經之處。日前經過,便特別留意那裡的單車。果然,不僅名牌絕跡,而且連一部稍稍新淨的也沒有。車上鎖之外,很多還加上一兩條環型鏈鎖,把車繫在柱架或路邊欄杆上。

想不到,這情況比我童年時壞得多。那時候也有竊賊(什麼時候沒有呢),但路邊還是會看到停靠著的新車,而大多數的車,都只需扣上後輪鎖便成,不用再加鏈鎖。

記起一個廣告,畫面只有一個單車輪,一把鏈鎖仍牢牢把它繫在燈柱上。這廣告若是宣傳那個牌子的鏈鎖,便很妙了。可惜不是(大部份廣告商都沒有勇氣採用這種negative approach吧)。也忘了那廣告是賣什麼的,但單車竊賊的厲害卻讓人會心一笑。現在的竊賊是否也這樣厲害呢?沒親眼見證過,但看到車站旁也有單車前後輪都牢牢繫上鏈鎖,便可想見那種猖獗程度。

少年時我每日上學也用單車,泊在錦田的商店旁,多年來都沒有遇上竊賊。當然,我的單車很老舊,但鈴蓋等容易被偷去的零件也一直無恙,算是奇蹟。說起奇蹟,近日看了是枝裕和的電影《奇蹟》,便有一幕小男孩偷取女老師單車鈴蓋的情節。男孩之所以「偷」,純粹是為了可以「還」―─也不是「還」,是「發現後送回」,然後有機會取悅他所心儀的老師。

如今沒有這類情節了吧。被偷去就永遠沒有被歸還的一天,連「發現」斷體殘肢的機會也沒有。就好像意大利名導演第昔加的《單車竊賊》的情節一樣,主人翁安東尼奧給人偷去了單車,即使報警,即使親自偵查,走遍單車二手市場,到最後甚至逮著疑犯,也還是未能覓回單車。

安東尼奧窮追不捨,皆因在戰後失業率高的艱困環境裡,單車不僅貴重,更是謀生工具(他若沒有自備的單車,就會丟失那份貼海報的工作)。而這電影透現的悲哀,就是那個疑是小偷的青年,甚至幫兇,都是可憐人。電影到最後,安東尼奧鋌而走險,偷取別人的單車以補償,可卻給人逮個正著。他的掙扎、毋寧是因為尊嚴與屈辱,而他當著孩子的面所失去的,恐怕比失去單車更多。

如今此地經濟民生的情況跟那時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吧。偷單車的都是什麼人呢?大多數的單車,已非謀生工具,給人偷了,嘆一聲倒霉,下次換一部更舊的,或再加一把鎖好了,你總不會追踪到二手市場去,或逐家單車店查問吧。而即使當場看見被偷,喊一聲,敢信也沒有旁人跟你去追。而你,也不會窮追吧?破單車一輛而已。或許只會心裡奇怪:電影中那麼艱難的年代,為什麼泊在路邊的單車都沒有上鎖?

2014212
―─刊於新報「字如初見」專欄,2014215


補充:只能感嘆,1948年第昔加已能拍出如此傑作,有時不得不懷疑時代是不是在進步。

2014年2月9日

騎單車四野馳行



童年時我們的父母都放任我們,放學後任我們四處去玩。現在回想,那種放任多少有種信任的意思―─信我們,也信我們所遇到的人;或者更簡單的說,信我們所住的這個地方。

沒有單車,我們都走得不遠。有了單車,我們的心就像四望那麼遼闊了。單車都是家裡的大人的,他們不用車,便任我們取用;家裡沒有的,問鄰舍,在門口揚聲說借用一下,裡面的人應一聲好,便把那門邊停著從不上鎖的單車取去用了。

盛夏時節我們多會騎車沿小路到後村去。那裡是廣漠一片綠油油的田疇,壟溝都注滿了水,水草掩映中便見無數小魚在游弋。我們的目標是兩指節長、黑金相間的「彭皮婆」(後來才知學名叫叉尾鬥魚),便從車上取來畚箕,在壟溝一頭置下,然後用手或樹枝驅嚇魚群游向畚箕,不消一會便大有所獲。我們無所懼地吆喝笑鬧,因為種田人是從來不來干涉的,而我們也絕不會踏到田裡去破壞他們的作物。

馬路則把我們帶到更遠的地方去從錦田騎到凹頭(或稱坳頭)再轉到青山公路新田段,便可到達粵語長片經常在那兒取景的泰園漁村(即現在錦繡花園所在地)。牌坊,魚塘,亭臺,柳岸,曲徑,所見盡能接上胡楓、賀蘭當年遊樂的黑白光影,只是我們手裡沒有他們所釣的大魚;而見了湖上穿梭的水上單車,我們也只能望著自己的單車興嘆。

新建不久的錦上路,則是我們放懷馳行的最理想天地。有時候整整一公里也沒遇上一輛汽車,整個路面都是我們的了。我們張開雙手,只靠身體兩邊傾側來控制轉向。我們在彎位切線,在路面上應用剛從課堂學來的數學―─我們實在太熟悉路面了,因而得以用盡每一瞬間享受沿途風光。石湖塘,元崗,水盞田,水流田,蓮花地,那時地名如其實然,不像後來般以貨櫃為山,丁屋為林。我們在呼吸中感到實在極愛這天地而口裡猶不懂言愛。

泰園漁村的水上單車
單車到了大帽山腳下,我們走到溪澗中捉塘虱。塘虱都喜歡藏在澗底的泥巴裡,好像要跟這土地一生一世似的。我們那時候還不懂得不忍,童稚無所深看的眼睛剛好看穿牠們的偽裝,然後便是友人家裡瓦煲中的腥甜味道。那次,是我們最後吃到如此美味的塘虱粥了。吃罷,踏上一張夜幕便是往回走的路。

馬路上騎車,會不會危險呢?從來,騎車的人以至坐在後座或車頭橫管上的人都不會想這些。在路上聽到後面有汽車駛來,也只是稍減車速略靠路旁,頭也不會回轉,因為懂得,車與車之間自有默契,自有一種我們不懂的語言在流通。那麼多年以來,我只曾經歷過一次意外:那天我從元朗騎車回八鄉的家,因為在同學家通宵趕稿,極度渴睡,來到一個油站前便剎那走神,不慎把車從油站的水泥地駛出公路的柏油路面,然後聽到咔嚓一聲,一輛巴士打我右邊把手處擦過。我搖幌了幾下,沒被撞倒,但也嚇至停下車來。巴士司機在前面也急煞車,趕過來問我有沒有受傷。沒事,我回道。你肯定嗎,臨走時他又問我。那時我沒想過要去醫院驗傷。車子看來也沒事。後來有一段時間,感到右手尾指與無名指的關節隱隱作痛,舒展得不大順暢,以為騎車時會妨礙操控,怎知卻又沒事。回頭細想,或許車子已在暗中作了調整,很多看不出的,或沒有說出來的事,我想,車子是懂得的。

2014121
―─刊《新報》副刊「字如初見」專欄,201428


在泰園漁村取景的兩部粵語長片:
1. 《威風大少惡千金1969年,黑白),珠璣導演,胡楓、賀蘭、夏萍、張清、譚蘭卿合演。
2. 《給我一個吻》1968年,彩色),黃堯導演,陳寶珠、呂奇、夏萍、沈殿霞合演。
(初以為給我一個吻》乃彩色拍攝,必後於黑白的《威風大少惡千金》,誰知不然。

註:附圖全取自網上。


昔日錦田,四處一片田疇。
七十年代的錦上路
石崗軍營內廢置的裝甲車,是孩童的玩樂天地。



















新界單車遊
七十年代的沙田

那些年城市空曠處均可見單車踪影






















































































2014年2月2日

開年飯


向豐子愷畫作借意
初二開年,最有意義之事莫如幫母親下廚了。母親病後身體不好,過年家務操勞太過,開年飯庖廚之勞本可避免,唯母親堅持不想到外面吃,因此要分擔她的累活,最好就是入廚當她的下手。開年飯菜肴有魷魚冬菇炆海參,大蒜油豆腐炆豬肉,蘿蔔魚丸煲,鹽焗雞等等,不比往年豐富,但母親做菜也要做得不比往年寒酸。我在她的指示下將準備好的食材逐一下鍋,爆香,加水,炆焗,上碟。母親下鹽或醬油的份量也還是隨量,但其實心中有我不懂之數。我用匙舀算份量,她說要多一點,又舀。下醬油時我澆某一份量,她說太少,再澆,到下次時她說還是她來下好,把醬油瓶拿過去,繞圈澆某一份量。我在旁邊默默學習,只怕她那手藝和拈算的準繩一輩子也學不好。將蒸好的雞(今年沒有活雞了,只有冰鮮雞)拿出來斬切,更是我沒可能做得好的手藝。這次也只是在旁觀察,見她刀刀準快,絕不拖泥帶水,只能嘖嘖稱奇。也不奇,心忖這是多少年練就的工夫,在她腕下依然沒有因病而有絲毫走樣。這是如何使力的問題,她說。她煮的客家菜大肉大蒜大開大闔,絕無細眉細眼中看不中吃的閒工夫。幾道菜下來,煙燻霧蒸,不滴一汗。沒有步驟,沒有份量,一切在手下眼底。我能幫的只是粗活,聽她的。炆久一會會更入味。火不宜太小。蒜要爆香些才好。等等。等等。我能幫忙的就是這些了。慚愧。在年初二,看著母親的銀髮,抺過灶上縈繞的油煙和蒜香。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