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年獎的頒獎禮上致辭時,忘了感謝評審。看了評語彙輯,知道自己的作品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很多都說沒有超越前作,比《生長的房子》遜色),這些直言,我是十分感謝的,因為對於一個寫了三十年詩的人來說,這些外來的刺激,正好作為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其實,得獎與否是十分次要的事(其中牽涉不少文學以外的原因),這次最重要的收穫,還是讀到有關自己作品的回應(相信很多寫作人都知道,寫出來的作品無論好壞,是極少會有甚麼回應的──背後議說更難知道),無論好評惡評,我都會銘感於心的。其中,評審之一的楊澤先生的意見於我最感「新鮮」,因為很少聽到來自隔海的回音,而且他似乎讀過我的前作,有所比較,且評語寫得十分詳盡用心。在此,要再一次感謝他。
|
楊澤先生的評語 |
|
總評會上有關討論紀錄 |
|
總評 |
|
刊於明報的部份評語 |
|
刊於星島日報-2013.12.2 |
詩友在臉書上的留言:
莊元生:我同意楊澤的看法,也認同第一輯〈尋味〉寫得最好。至於其他詩作,我覺得現實的指涉讓詩的距離少了,有時甚至失控,我自己也遇過同樣的問題,前一陣子,一位文友提議我出詩集,我將寫過的詩重新整理再看一次時發現,當時寫覺得反映現實,過了一段時間就覺得流於口號與概念,於是婉拒出版詩集的邀請。
陳某:同意第一輯最好;第二輯借誌物來寫人,依稀與首輯相通,我覺得也不錯。此外我很喜歡〈當我再看見河的時候〉。斗膽再說:相對於首兩輯的順勢流瀉,第四五輯的部分民怨詩,排比、關鍵句再現或對偶/比式結構倍增,有時顯得操控痕跡略重,且主題早就盡現,讀下去難免可以大概預料語勢發展。我自己還是更喜歡書中從切身經驗伸延的詩作。
葉英傑:我看法和陳某差不多,只是,如果能得詩數首,像尋味中那數首,那其他的問題已經不是大問題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