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

在太空中浮想聯翩


有時,望著茫茫天空,已夠你浮想聯翩了,何況,看著隨鏡頭環迴推移,或深入或拉闊,讓你有若親臨其境的浩瀚深空。

這或許就是3D版《引力邊緣》(Gravity)的可貴處。它的劇情其實十分簡單,那種在漫天碎片橫飛中怎也擊不中、打不死,在最後關頭總能化險為夷的橋段,你還會覺得熟口熟面,難脫災難類型片(Disaster Film)的窠臼;男主角Matt(佐治古尼飾)在國際太空站(ISS)毅然解開繫繩,寧犧牲自己,也不願連累女主角Ryan(珊迪娜布洛飾)的高尚情操,還有他臨別時向Ryan勸慰的話―─You're gonna have to learn to let go(你要學懂怎樣放手),都在在教人立時想起同類型影片中經常出現的場面,以及那種不見任何思想掙扎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大美國英雄主義……但無妨,在戲院的黑暗中,在無邊無際的太空深處,你還有許多空間馳騁無窮的想像。

電影中,出現頻率甚高的是爆炸與毁滅。最先是俄羅斯的廢棄衛星被俄方用導彈擊毁,然後是因為失控的連鎖反應,美國的探索者號、國際太空站、中國的天宮號相繼給漫天花雨般的衛星碎片擊毁。這,無疑令人聯想起宇宙的生成:大爆炸之後隱伏生機,「毁滅」暗藏「重生」的種子。而電影中「重生」所托的人物,不選資深的Matt,而選第一次上太空的Ryan,不選強悍的男性,而選看似是弱者的女性,當亦強化那種對既定的觀念、知識、權威文明統統「棄掉」、方有「新生」可能之寄寓。

而無論「重生」或「新生」,用上女性,自然還有一種孕育、生殖繁衍的意味。影片中,連最後一位同伴、最可倚靠的Matt也死去,Ryan只能獨自應付種種不熟悉的高科技機器與源源而來的大小危機。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無疑是她在排除萬難後,在太空的無重狀態中打開國際太空站及天宮號的艙門、迅捷地鑽進裡面的一刻―─這,不就是一種強烈的求、抓住「生命」的感覺嗎?而畫面,不就是有若一條「精子」―─唯一生存下來的―─成功游進一顆「卵子」(太空艙、逃生囊的的外形亦酷似)的情景嗎?

這種「受精」而得「生命」的隱喻還有「重像」:Ryan鑽入賴以逃生的太空艙是第一重,太空艙回返地球是第二重。在太空中回望地球,相對於冷酷的、渺無生命的太空景象,那絢麗無比的地球不啻是龐沛生命力的象徵。載著Ryan的神舟號返回艙,穿越大氣,擦出燄火尾巴,在高速投向地球這卵子的孤注一擲中,正如一尾精子,奔赴、回返生命之源,滿懷希望,卻只得一次機會。

2013116

―─刊《新報》副刊「字如初見」專欄,20131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