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邊緣》中,Ryan藉神舟號返回艙從太空的「廢墟」中重返地球,無疑是「重生」的隱喻。如果說返回艙乃一尾尋索生命延衍、懷抱希望的精子,而地球是卵子,則返回艙著陸時落入湖中,也不無可以讓我們延衍浮想的空間。
精子成功進入卵子,胚胎形成,當然是生命的開始了。而孕育、保護胎兒的,正是子宮羊膜腔內的液體,即所謂「羊水」,這是維持胎兒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Ryan所乘的返回艙「被安排」降落湖中,當然可說成因這湖水,大大減少了降落的撞擊力,所以保全了Ryan的生命,從而強化了其有如「羊水」之於「胎兒」的保護作用。
然而,可能更富深層意義的,是這「湖水」其實象徵了一種孕育、重生的「洗禮」:Ryan在千鈞一髮之際卸下沉重的太空衣,打開艙門,讓水不斷湧入,然後浮上水面,游到岸邊,整個過程,無異於一種莊嚴的「儀式」,讓她必須有如胎兒般經歷「破羊水」和母體的陣痛,方可成就「新生」。
這種「新生」是甚麼呢?在Ryan的情況是,她過往陷於一種失親(失去女兒)的痛苦中,要藉不斷工作(及沉浸於駕駛速度中不願停下)來麻醉自己,而歷劫後的新生,代表了對執念的「放手」(let
go),以及對「生命」的重新審視和珍惜。這種省悟,與其說是向前踏出一大步,毋寧說是重回生命的原點,重新經歷以往輕輕放過、忽視如無物的一切。
就像簡簡單單的空氣、重量,以及身邊種種生命、人情的存在。
這讓我想起Ryan脫卸太空衣這一再重複的動作,也讓我想起了「蛹」。很多年來,人類的夢想是「飛翔」,而漫游太空,就是擺脱重力的飛翔,可以「蛻變」成一個更「自由」的人―─Ryan
是第一次上太空做實驗,意義自大,其同伴Matt更立意打破太空漫步紀錄,所以這個旅程,對任何一方,均有一種可以「更進一步」的精神寄寓。然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披上了太空衣,對Ryan來說到最後並非變蛹成蝶,而是向原初的回歸。
怎說呢?試想太空衣是「蛹」吧,我們當然看到Ryan在太空中飛翔,但更饒具深意的,是她兩次猶如脫「蛹」而出的脫卸太空衣(一次在國際太空站,一次在湖底),都以一種從危機中「解脫」、重回自身本然的形式出之。由是,則「去蛹」之後並非一定是「飛翔」,電影揭示的題旨顯然是「反飛翔」的洄溯「原初」,讓「人」走回地上,在舊地上重拾原先忽略的意義。
2013年11月6日
―─刊《新報》副刊「字如初見」專欄,2013年11月16日
註:感謝波仔與不清在FB討論時的啟發。